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夏粮丰收种玉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

    黄礼听到玉米收购价更高,他就非常心动,已经计算好,只要玉米能达到宣传的产量,种玉米更加划算。

    黄平志翻耕完几亩地回来,回来让牛休息。

    “老爹,我们要相信秦王府,秦王没有试种过玉米,他也不敢向我们百姓推广玉米。

    玉米真药产量不足,我们农民还行,城里那群工人,可又要断粮了。

    秦王殿下,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那好,今年我们就种玉米。”

    黄礼听到儿子的话,他也非常认可,下定决心今年种玉米。

    他让儿子和三女婿,赶着牛车去县里购买玉米种子。

    黄平志趁机说道“老爹,正好去县里,今年种玉米也能赚很多钱,你就把彩礼钱给我。

    买到三转一响,我就能娶妻了。”

    黄礼怎么可能耽搁儿子娶妻,他早把买彩礼的钱准备好。

    之前不给他,只是怕他自己自己进城买东西被骗了,现在有他姐夫帮助,黄礼才能放心给钱。

    黄平志高兴的拿到钱,他和周骑牛一起去县里买彩礼和玉米种子。

    周骑牛疑惑的问道“什么是三转一响,只需要十五两银币就够了。”

    黄平志兴奋的说道“姐夫,我们农村的三转一响和你们城里不同。

    三转是指牛车、缝纫机、手摇纺纱机,一响是指大黄牛。

    这其中最贵的就是缝纫机,它售价高达十五两银币。

    我这些年打工,其他彩礼都准备好。

    只是对方突然要一台缝纫机,差了十五两银币。

    还好这些彩礼,婚后都是我们小家庭使用,要不然真舍不得。”

    黄平志和周骑牛,买完彩礼取完种子。

    他们回到地边,土地已经翻耕完成。

    购买的农用机器,里面有播种玉米的配件。

    周骑牛看着说明书,就装配好了机器。

    他调整好播种机,开始在土地上种植玉米。

    ………………………………

    苏河看着各地的汇报,他最关心蝗灾问题。

    喷雾器加上除虫菊酯农药。

    现在的蝗虫一点抗药性都没有,稍微提纯,浓度不算高的除虫菊酯,灭杀了大量的蝗虫。

    蝗灾已经被彻底遏制住,他们又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灾害。

    王仲策端着一沓公文,一脸高兴的走过来。

    “秦王殿下,大喜事啊!

    这次夏粮大丰收,新的冬小麦种子大获成功。

    根据各地的汇报,夏粮平均增产百分之十五。

    精耕细作的土地,会增产更多。

    特别是官府管理的农场,验证化肥的使用效果。

    使用化肥之后,产量最少都增长百分之三十五。

    化肥的作用太大了。”

    苏河听到这个消息,他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化肥在农业上的作用极大。

    它是粮食产量的重要保证。

    华夏大地经过多年耕种,地里的腐殖质已经消耗殆尽,基本没有了肥力。

    没有化肥补充肥力,只靠农家肥,农作物产量不会太高。

    苏河翻看的资料,高兴的说道“随着水库和水渠建设初具成效,精选种子和农家肥的使用。

    粮食产量照比之前两年,有了巨大提升。

    等到化肥普及,粮食产量还会增长的更多。

    内阁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夏粮入库和夏粮税收工作。

    受灾的地方,根据灾情不同,适当减免当地的税收。”

    苏河安排好夏粮入库和税收工作。

    他桌前有一个盘子,盘子上有很多黄色的窝窝头,它们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

    “这是玉米面制作的窝窝头。

    我为了留种子,之前都没敢吃玉米。

    这是玉米经过一轮扩种,储存的玉米种子已经足够。

    我才从李大江那里要过来一些。”

    王仲策对玉米有些了解,这是他哥从吕宋岛西班牙人那里,购买的作物。

    一斤玉米种子一两银币,以极高的代价,才打动了那些西夷人,把玉米运到澳门。

    苏河高兴的说道“玉米产量很高,它还耐旱耐储存。

    玉米就是粮食,它各方面都远超红薯。”

    华夏的三大主粮,就是水稻、小麦、玉米。

    土豆千方百计想挤进主粮,它因为储存、淀粉含量等各种原因,接受度一直不高。

    玉米的土地适应性、提供的能量、它的耐储存性,都是粮食作物中顶级的存在。

    推广玉米能真正解决,华夏大地现在缺粮的情况。

    王仲策吃着窝窝头,他欣喜的说道“秦王殿下,玉米的口感有些粗涩,但它的饱腹感很强。

    玉米和红薯一样不挑地,不争抢小麦和水

第194章 夏粮丰收种玉米(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